元 宵 灯 会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方家园湾都要举行花灯巡游活动,这一习俗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在,这种习俗已演绎成为一个家族的集体活动:每年的正月十五,吃过晚饭后,方家园人都要全家出动,在族老的带领下,敲锣打鼓,提着灯笼,放着烟花爆竹,喜气洋洋地由南向北巡游。“每逢佳节倍思亲”,方家人用这样的方式祭天地、祭祖先。
说起“元宵灯会”,方家园人个个津津乐道。他们说,每年春节后,正月初十就开始筹办,风雨无阻。首先成立领导小组,然后张贴出灯公告。正月十三、十四晚上自由试灯。多年来,还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不明文规矩:春节过年不回家,月半一定要回家过节的习俗。到了正月十五那天,已成为大家期盼的节日,“真的是人山人海!”老人这样形容。一般来讲当天大家都会早早地吃完晚饭,6点半左右,执事者围着湾敲锣一遍,叫做“筛锣”,就像提醒大家,要出发了。7点整,每户都是全体出动,只要不是重病走不了的,老人搀着,婴幼儿抱着,在外学习工作的、还有嫁出去的,都要回来参加灯会,并在方氏宗祠广场集合。8点8分正式出灯,又叫启灯,由总指挥或小组长代表讲话,给大家拜迟年,吉时宣布出灯开始。顿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十分热闹。据介绍,一般领队的是方姓长者,手持特制灯笼,走在队伍最前面带灯,其余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手持自备的、各式各样的、五颜六色的灯笼依序排列向前行,在夜幕掩映下,宛如一条长长的火龙。从南向北巡游过程中,各家各户还燃放烟花爆竹迎接“火龙灯神”。最热闹的是莫过于上垴,当火龙灯队伍巡游至山垴顶时,乐队激情演奏铿锵有致的《三炮闹台》,万余元烟花爆竹一齐施放,照得黑夜如同白昼,有“火树银花不夜天”之感。人们笑逐颜开、心花怒放,洋溢着改革开放富裕后的喜悦,使人们看到了未来的光明,使人们感到了生活的甜蜜。这个活动主题“上垴”也将整个灯会推向了高潮。大约一小时后,人们有序地下垴,又回到宗祠门前“收灯”,最后由总指挥或小组长作新年祝福。如今,方家园人十分珍惜一年一度的“新年文化大餐”,所以参加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热闹。2014年,方家园“出灯”这一乡土文化习俗已由方家园人申报鄂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届时将为鄂州这个生态优美的旅游城市更添一景。
省亲、欢庆、怀古是方家人“灯会”不变的主题。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也被赋予了祈福、新年交好运的新含义。元宵过完,新年也就结束了,人们开始全身心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中。“元宵灯会”便象征着辞旧迎新,祝福人们新年一切平平安安、万事顺利。 (供稿人:方之喜)
|